清朝官场唯有“六部书吏”最难缠,这是为什么?

2023-06-16 16:01:23 来源:星岛环球网


(相关资料图)

晚清中兴名臣胡林翼久任封疆大吏,对官场上的潜规则可谓了如指掌,在他看来,皇上好伺候,上司好对付,下属易驾驭,唯有六部书吏最难缠。

《清稗类钞》中记载了胡林翼评价六部书吏的一段话:“大清律易遵,例难尽悉;刑律易悉,吏部处分律难尽悉,此不过专为吏部生财耳,于实政无丝毫之益,夫疆吏殚竭血诚以办事,而部吏得持其短长,岂不令英雄短气乎?”

不仅仅是胡林翼吃过六部书吏的亏,曾国藩、李鸿章,乃至大清朝的所有的封疆大吏,都或多或少地受过部吏的要挟和勒索。

那么,六部的书吏是如何凌驾于督抚之上,甚至权力比尚书、侍郎还大呢?御史通过相关文献整理此文,让诸位对六部书吏有一个重新的认识。

六部作为事务最繁的行政机构,对堂官的业务能力要求很高,明代时尚书、侍郎大多是从本部的主事干起,进而升至员外郎、郎中。只有在同一个部中常年任职,才能全面了解部务,不会被书吏们牵着鼻子走。

清代的情况比较复杂,六部堂官实行的满汉双轨制,且旗人的提拔任用享有优先权。这种不公平的任官方式,打破了原有的官场秩序,使六部堂官业务能力急剧下滑,进而导致书吏掌权的局面。

科举时代培养出来的进士,并不是合格的行政人才,他们都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历练才能胜任本职工作。问题是,汉族官员底子厚有能力,却不是该部的掌印官。这种畸形的官制,是导致六部政务萎靡的一个重要原因。

清中期以后,六部堂官、司官大多不熟悉部务,一切案牍档皆要仰仗书吏。所以堂官每办一案,必委之司官,司官必委之书吏。也就是说,六部尚书、侍郎以及各司郎中、员外郎,都不是六部真正的当家人,繁琐难懂的各种律、例,几乎没人会去钻研,具体的部务必需书吏经手。

清代的六部堂官调任频繁也是造成书吏掌权的另一重要原因,了解清史的读者都清楚,皇帝为了集中皇权,很少让大臣长时间在同一部担任尚书,基本上都是三年或五年就要将其调岗。

而书吏则不同,虽然朝廷规定书吏的任职期限为三年,可实际上他们世代都在同一个部任职,老子退休儿子接着干,儿子死了孙子接班,六部书吏不知不觉中,成了“世袭罔替”的一种编制外的专业岗位。所以用“铁打的书吏,流水的堂官”,来形容清代的六部,那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书吏不是官,纸面上的地位很低,可实际上堂官、司官对他们十分忌惮,稍微有不如意的地方,书吏就会援引各种律例暗中进行对抗。

当时书吏称司官为“某老爷”,司官称书吏为“某先生”,有时候官吏之间也会发生争论和矛盾,但整体来看,堂官、司官也常常会抖一抖官威,但他们绝不敢得罪书吏,生怕在具体的事务中受到掣肘。书吏非国家正式官员,朝廷对书吏的仕途前程有很大的限制,即便入仕也是八九品小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