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在英雄岭、尕斯等原油产能建设现场,41部钻机奋力钻进,青海油田有规模、有速度、有效益的原油产能建设工作正有序推进。
近年来,青海油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构成中,低渗、非常规储量占比达到70.6%,低渗透和特殊岩性油藏建产比例5年间增加近30%,均需压裂投产。资源品质呈现劣质化特点,效益建产难度大。
【资料图】
对青海油田而言,权衡好原油建产规模与质量,在地质认识程度深的区块实施规模化产能建设,在新区和储量动用程度低的区块探索滚动勘探开发的新路子,是效益建产的关键。
■强化评价算细账,提升效益含金量
产能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将探明储量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量。在产能建设过程中,如果一味地追求“个头”,忽略了“体质”,势必会重规模轻效益,出现低效产能的情况。
青海油田2022年原油建产单元有20个,2万吨以下就有16个,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多种因素导致产能建设投资高,效益建产难度大。
有限的投资花在哪儿?青海油田立足勘探开发现状,全面排查、评估产能建设潜力,建立产能项目池,让地质目标、单井日产、万吨投资满足条件的项目进入项目池,依据效益优化排队储备产能项目。突出技术经济一体化管理,强化目标评价和过程管理,对经济效益评价达标的项目落地实施。
根据产能效益调整对策,青海油田削减干柴沟、尕斯N1下、牛东等低效产能5.9万吨,增加尕斯中浅层、南翼山、乌南等高效产能区块,2022年主力油藏产能符合率达到90%以上。
由此可见,算细账,强化经济效益评价,才能提升原油产能建设效益。今年年初以来,青海油田在老区突出调整建产,以细分加密、井网重组、滚动扩边为方向,在尕斯中浅层、英东等区块部署调整产能32万吨。新区以评价建产为主,推进勘探开发一体化,加快探明储量动用,围绕英西、南翼山翼3井区、风西区块新建产能9.1万吨。同时,围绕非常规先导试验,抓好英雄岭页岩油扩大试验工程,按照“上甜点扩大试验、中甜点先导试验”的思路,实现效益开发。
■握紧科技利剑,在“禁区”找油“变现”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强烈,地质条件复杂。加之自然环境恶劣,柴达木盆地有勘探开发“禁区”之称。特别是近年盆地勘探对象已经向岩性、深层、非常规发生转变,找油难,将油“变现”更难。
致力于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青海油田强化科技创新,针对开发瓶颈及难题,借助重大专项、科研攻关等平台,重点开展低级序断层有效识别、定量表征剩余油气分布、深化低渗储层分类评价研究,创新形成了高矿化度混合液水淹层解释理论模型等关键技术。“十三五”以来,累计建成原油产能258.5万吨,原油新井产能贡献率提升至48.1%,有效支撑了油田稳产上产。
从这些年来的产能建设实践和效果不难看出,加快关键技术攻关,是打破“禁区”魔咒的关键。手握科技重器,在非常规领域效益建产的底气更足。2022年,青海油田突出地质工程同步,立体优化方案设计,建立了基于“七性关系”的甜点识别标准,Ⅰ+Ⅱ类平均甜点钻遇率达到92.7%;形成了“旋转导向+精准轨迹控制”等关键配套技术,建立了英雄岭页岩油钻井学习曲线,平均钻井周期缩短56天。针对岩性复杂、甜点刻画难、非均质性强等困难,青海油田技术研发与生产应用有效联动,形成了以“密切割多簇多段+限流射孔+大排量+变黏滑溜水高强度连续挟砂”为主的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单机组效率由每天1.5段上升至每天3段。
瞄准核心关键技术,锻造能源高地的“四梁八柱”,青海油田效益建产的成果正在一步步显现。
■优化方案部署,“删繁就简”控投资
青海油田以经营管理为主体、以地质研究和工程技术为两翼,持续优化方案部署,创建了具有青海油田特色的“6595”建产新模式,有效控制了产能投资。
剔除“赘肉”,保留“精骨”,在产能建设过程中“删繁就简”,控投资提效益,正是管理创新目的所在。2022年,在非常规建产方面,青海油田成立油田专班,依托6个专业组,借助“外脑”力量,打破专业界限,融合12家单位百余人联合作战,相比传统组织方式,钻井周期由114天降至57.5天,降幅达到49.5%。采用钻井平台大包、压裂切块谈判,实现了单井建井费用下降17.5%,管理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在产能建设过程中,管理创新不仅扎紧了成本钱袋,而且一步步清除了制约效益提升的梗阻。
在助推集团公司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新征程上,青海油田明确了建设青藏能源高地的目标。青海油田聚焦价值创造,正在一步一步健全完善持续盈利模式,让开发了60多年的高原油田,继续保持生机和活力。(记者暴海宏通讯员杨鲜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