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生“穿着汉服做1000件事”!上海时装周、草间弥生大展…纷纷向她递来橄榄枝!-每日关注

2023-04-10 10:26:10 来源:文化人才在线


(资料图)

希望可以更加专心地深耕下去,

将汉服之美分享给更多人。

清明前夕,徐悦尔坐在电脑前,娴熟地为她自编自导自演的传统清明习俗短片《但梦宋山川》做着后期。 在她看来,清明正体现了中国人的豁达和智慧:逝者长已矣,生者更要好好活下去。《但梦宋山川》已经是这个90后女生的第四部自创传统生活方式短片了,每一部的灵感都是选自传统佳节或者节气。

1

虽然年纪轻轻,但是徐悦尔已经与汉服结缘多年: “我是汉族,出生在新疆,小时候看到一起玩耍的少数民族小伙伴穿着自己的民族服装就觉得特别好看也很羡慕。由此,我开启了自己的寻根之旅,找到了汉服。”徐悦尔粗略算了一下,目前自己的衣柜里有六七十套汉服,其中一半是量身定制的,主要分为文物复原款和日常融合款。 徐悦尔的第一件复原款汉服是辛追夫人墓出土的曲裾 “复原款多以文物、古画为依据;日常款则是在形制不变的前提下替换面料和纹样。过几天,我准备去闵行博物馆拍一条新的短视频——那里正在举办马王堆的展览,而我的第一件复原款汉服正是辛追夫人墓出土的曲裾,这次我要穿着它去观展,也是一种致敬。” 在徐悦尔看来,汉服是民族文化的一种最直观的体现,穿上它会不自觉地更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于是便去了解了更多的传统礼仪、习俗、艺术,看更多的书籍,跟着老师系统地学习古琴、汉舞、点茶等,培养自己的内涵,希望不仅是外在的漂亮,更能由内而外地美起来。 徐悦尔参加浙江大学举办的展览活动 171厘米的高挑身材,圆润柔和的古典面孔,再加上对汉服文化、传统习俗的深刻理解,让徐悦尔成为了许多活动的座上宾与模特儿—— 西塘汉服文化周、上海时装周、浙大博物馆汉唐奇迹大秀、东方卫视夏日国风大会、湖南卫视美好年华研习社、中华礼乐大会、草间弥生大展……纷纷向她递来了橄榄枝。 徐悦尔在草间弥生大展 “穿汉服看展是我生活的日常。魏晋服饰的日常混搭,特别是传统魏晋面靥妆容的搭配和波点女王的作品很相配。” 徐悦尔解释道,“面靥是2000年前魏晋时期的潮流风潮,而如今它成为了传统美学的一部分。当传统面靥遇上最受时尚大牌青睐的当代波点艺术作品,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魏晋以来,用粉脂作点状傅面,是中国妇女常见的化妆样式,在两侧面靥部、眉心、唇下各画一个红色的圆点,也叫作‘妆靥’,随着时代的发展,靥点的样式逐渐丰富,唐以后有钱形、星形、花卉形等。观展的妆面只有面魇是按照传统妆容画的,其他的都是日常风格,这也是一次混搭的尝试。作为大脸妹,我非常喜欢面靥,从修饰角度来说,可以使视觉聚拢,从而显得脸小。”

2

其实,穿汉服看展已经是徐悦尔“穿着汉服做1000件事”计划中最“日常”的了。 想象一下,用汉服搭配出白雪公主的经典配色去迪士尼乐园游玩,身着初唐时期仿阿斯塔纳出土唐背子和交窬裙去上海时装周看秀,从台湾交通大学硕士毕业后来一场穿着汉服的环岛游……这些都是什么样的体验? “这些年来,大家对汉服早已经不陌生了,但是在潜意识里,总觉得它是在特定的场合或者拍写真时里才会穿的,其实并非如此。在过去,人们也是穿着汉服真实的生活。产生这样误解的很主要的一个原因是,繁复华美的礼服汉服往往更容易受到关注,我们会在日常场景看见穿礼服出门的同袍,看着层层叠叠、宽袍大袖………作为路人便容易产生汉服“不日常”的错觉。其实汉服有非常完整的服装体系,除了礼服,自然有常服、便服,有适合各种场景的设计和逻辑。而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是衣礼文化最基础的部分。‘穿着汉服做1000件事’计划的初衷也是让汉服走入更多现代生活场景,目前愿望清单上已经完成一半了。” 徐悦尔说道,“许多人会问我,感觉汉服一层叠一层,夏天穿会不会热?其实不会,正如我们现在冬天穿厚、夏天穿薄一样,汉服因面料和叠穿的不同可以适应各种气候。比如在刻板印象里非常保守的明代,其实女子也曾流行只穿一件主腰、一件比甲和一条马面裙,非常清凉。所以,有关汉服搭配的普及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八节,徐悦尔拍摄过一组汉服职业照,有穿着东汉交领襦裙的音乐家、穿着南宋长褙子的运动员以及穿着明方领短袄的服务员……乍看觉得是脑洞大开,实则很有借鉴意义。 “回顾过往的那些古装片,尤其是爆款,很大部分都是讲述宫廷生活的,这就造成了观众所看到的相对局限,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复原得很少,而他们恰恰是历史长河中的最大基数。所以,我觉得多面性非常重要,正是这些多面性串联起了一个个日常,展现出更加真实的一面。这组照片我选取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职业来进行演绎,也正是在用这样一个个普通人的形象来展现汉服在现代生活中的呈现和可能。”

3

此次采访是在徐悦尔从上海前往福州的路上完成的——她正要赶去那里参演汉服方言片拍摄团队“蜃楼志”的新作。 原来,前年,“蜃楼志”来松江方塔园拍《满庭芳》,与徐悦尔结缘。全片以上海松江地区方言演绎,徐悦尔作为演员之一还特地去学了一下,觉得非常有意思,后来还加入了一个沪郊乡音上海地区方言发音群。 “去年,我自创的第一部中秋习俗短片《人与花心各自香》所设定的朝代为明末,发生地在嘉定徐氏庭院,于是把取景地放在了南翔古猗园,用在群里学到的嘉定方言演绎,效果很好。” 第一部中秋习俗短片《人与花心各自香》截图 徐悦尔介绍道,“为了更原汁原味地还原当时特色,我以明代古画为原形,所有演员身着复原款汉服,发型也是按照当时最常见的三绺头来梳理。在故事中融入了众多如今已经被人们所渐渐淡忘的中秋习俗,比如馈节、簪桂、走月等,并配以相关注解,展现出一种习俗景致、人物共融的江南气息。” 虽然,徐悦尔和她的朋友们都是非科班出身,大家都是利用业余时间来“为爱发电”,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对作品的严谨度,从定剧情到查文献到磨演技,一点都不含糊,终于让梦想照进了现实,《中秋》之后还有了《立春》《春分》和现在的《清明》。 春分习俗短片截图 在聊天中记者得知,徐悦尔读研究生时候的专业是艺术经济方向,艺术即历史,在受邀参加展览、出演话剧的时候,她会不遗余力地将汉服表演带入其中,让它“活”起来。 比如,配合“汉唐奇迹”特展,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以复原秀的形式活化特展中的展品;再比如在以《诗经》为文本出发点的当代先锋戏剧《笙诗3:此刻》诗歌音乐会穿汉服演出…… 最近,她刚辞职,准备全职做一名国风博主: “希望可以更加专心地深耕下去,不仅将汉服之美分享给更多人,更重要的是,通过视频、雅集等多种方式,让更多人感受到属于中国人血脉里的风雅的生活方式,为现代忙碌的我们提供更多灵感源泉和内心力量,这也是账号取名悦风雅Joy with Grace的希冀和初心。” ——END—— 本文转载自:生活周刊(ID:lifeweekly1925) 作者:杨力佳 所推送文章非商业用途,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分享职场智慧,解读热点话题。这里是文化行业人才招聘的权威平台,投稿与合作请联系:eastcollege@126.com,欢迎关注微博@文化人才在线,视频号:文化人才在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