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6月13日,科技日报记者获悉,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桃资源与育种团队研究发现控制桃休眠时间的关键基因,并开发了低需冷量分子标记,为控制桃休眠时间和低需冷量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植物生理学》上。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桃资源与育种团队博士赵亚林、副研究员李勇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员王力荣为论文通讯作者。
休眠是落叶果树抵御寒冷冬季的自我保护机制,休眠解除后果树才能正常开花结果。
需冷量是解除落叶果树冬季休眠需要的低温积累量,生产上通常用植物经历0℃—7.2℃低温的累计时数计算。需冷量不满足会导致开花晚,甚至不能开花,从而降低产量和商品性。
桃树对需冷量很敏感,是需冷量研究的优异材料,已有研究发现了桃树多个需冷量数量性状位点,但关键基因尚不明确。
该研究以345份桃树品种为材料,利用全基因组结构变异关联分析,发现了控制休眠时间的主效基因PpDAM6。研究还发现PpDAM6能调控脱落酸生物合成基因的表达和胼胝质的沉积,进而影响休眠的解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