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江南夏季,潮湿闷热。江苏省无锡市阳山镇,争分夺秒和梅雨赛跑的桃农、络绎不绝往来出入的运桃车辆、四面八方前来品尝采买的蜜桃客商,呈现出如天气一般热火朝天的景象。属于“蜜桃之乡”的“蜜桃季”,因为这一只只挂满枝头的“盛夏的果实”,正进入高潮。
小暑过后,梅雨间歇。江苏省级阳山水蜜桃综合示范基地——阳山水蜜桃东山试验基地内,种桃能手孙建勤站在自己接手不久的桃树林里汗如雨下,内心却如自己种植的蜜桃一样,甜蜜满分。他笑称,因为“懒”,不想弯腰“伺候”桃树,所以想要创新种植方式;在阳山土生土长,对于水蜜桃一往情深,所以想要竭力留住“小时候的味道”;年轻时做过钳工,对机械有兴趣易上手,所以想要借助机械的力量辅助种植和采摘……。种种原因叠加,让孙建勤牢牢抓住了“甜蜜经济”产业链的前端。
以往人们印象中的水蜜桃树,大多树干低矮,树冠横向延伸。蜜桃成熟的季节,桃林里枝繁叶茂,树势强健,密不透风。想要机械化种植,机器都无法顺利开进桃林,水蜜桃的机械化种植,在阳山并没有先例可循。因此,孙建勤对水蜜桃种植场景进行了宜机化重塑,创新设计桃园暗渗管系统、改造路沟渠创造宜机化条件、开发新型修剪方法重塑桃树树形结构,创造各类农机通行条件,引进并应用桃园重体力劳动环节机械,实现了水蜜桃机耕、植保、除草、施肥、田间转运、修剪等重体力劳动环节的“机器换人”,首创了苏南水蜜桃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走进孙建勤的“Y型”树型栽培区,让人感觉豁然开朗。与传统桃树相比,这个栽培区内的桃树高且间距大,视觉舒适,通风良好,光照更强。孙建勤介绍,所谓水蜜桃“Y型”栽培技术,是指将水蜜桃树形由传统的“3-4主枝自然开心型”,抬高至更适宜桃树生长发育特性和机械化作业的“Y型”栽培模式。“Y型种植法”“长枝修剪”“果园生草”让孙建勤备尝“知识+技术”的甜头。他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总结出了果树修剪、病虫害防治、果品品质提升等种植要领,这些操作简单、易学易懂的修剪方法,将激发水蜜桃果树20%-40%的增产潜能,盛果期亩产量有望突破2.5吨。
弯腰除草施肥可以靠机器,架梯子采摘的活,“懒人”孙建勤也不想干。因此,他大胆使用了“采桃机”。这个学名叫作“果园升降平台”的机器,可以直接开进桃林,采桃子工人只需要站在机器平台上,随着机器的前进,伸手便可采摘,从而降低采摘难度,提高采摘效率,确保每一个蜜桃能在最短的时间新鲜上市。
与田地山间桃林的忙碌不同,太湖阳山水蜜桃科技有限公司内,呈现的是另外一种繁忙景象。“蜜桃季”期间,每天在此分拣、包装的蜜桃, 被源源不断运往大型商超、知名企业,并成功出口至中国港澳地区以及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满足海内外市场的各种需求。
不仅仅是种植和采摘,阳山水蜜桃在分拣包装环节,同样可以看到智能科技的影子。除了人工分拣,太湖阳山水蜜桃科技有限公司也引入了机器分拣。公司的水蜜桃“呵福式分选机”通过水果视觉检测和内部品质检测后,将依据其大小、重量、圆整度、糖度等进行划分等级,把一个个蜜桃传输到等级出口。据公司员工梁允潇介绍,目前人工选果速度约每分钟30个,通过机器分选,可达到每分钟183个。而这台“智慧分拣机”,最厉害的是3D视觉功能,不仅能够清楚甄别果品外表的瑕疵,还能精准识别果品的糖度并查看是否有“霉心病”,“这是人工分拣时无法做到的。”
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土壤条件和独特的栽培技术,使阳山水蜜桃闻名天下,成为了阳山人的“致富果”。惠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示范区生产技术负责人戴慧俊介绍,据统计,阳山桃农目前的平均年龄高达72岁,如何保障蜜桃产业后继有人,顺利、持续发展,除了必须要人工的地方,借助科技进行育种、栽培模式等的改变,也至关重要。“我想,这也是我们这个科技示范区存存在的意义。”
位于阳山镇的惠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示范区占地面积为330亩,项目总投资4705万元,构建公共服务科技创新创业平台、三产融合区、设施栽培区和种质资源保护区“一平台,三区”功能布局。示范区建立了Y型高标准桃种植区、栈道、生态湿地等基础设施,改善水蜜桃种植基地生产条件;构建园区综合服务管理中心、停车场、大学创业孵化中心等服务设施,为园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农旅融合纵深。建立种质资源圃、种植展示区、桃林观赏区、桃王树观赏区、采摘体验区等阳山特色农文旅展观景点,以现代农业科技展示、生态乡村休闲、亲子度假、田园康养为亮点,打造集农业科创、研学体验、休闲娱乐、田园游乐、康养休闲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示范体验区。 此外,还建立了总面积2400平方米的现代化智能温室,分为桃树生育周期再现区、桃树全年生产管理区、数字果园区、产业园区沙盘、鱼菜共生区、蔬菜立体栽培区和叶菜三段二次移植水培模式,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理念。(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
来源:中国日报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