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北京发布了2022年的经济发展公报,其中一条数据引发了不少人的关注:
年末常住人口2184.3万,同比减少了4.3万人。
(资料图)
来源:中经数据
一线城市也有人口外流?这违反了“常识”!而更奇特的是北京的常住人口,已经连续下跌6年了,总共11.1万......
而根据搜狐城市3月24日的报道,国内的四大直辖市,除了重庆好不容易涨了不到1万人之外,北京、上海和天津全都出现了下跌。
什么情况,现在连北京都留不住人了?!
北京 不香了吗?
北京常住人口的峰值目前看是2016年的2195.4万,此后就连续下跌了六年之久。
为啥会这样,是北京不香了、没有吸引力了?
显然不是,北京是国内唯二的4万亿大城之一,第二高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坐拥54家世界500强企业,数量超越伦敦、纽约、东京和巴黎等城市,手握8所985、26所211大学,超过80座三甲医院,这样的面板数据只能用恐怖来形容,整个一六边形战士,完全的碾压。
实话实说,是个傻子也看得出北京的实力,你可以说不喜欢这个城市,但你不能说它不强。
因此北京的吸引力是无需置疑的,至于为什么人口不增反降,得从两方面看,第一就是非首都功能疏解,这是个大背景。
记得以前的文章中就提过,北京是想学东京“去中心化”的(当然东京的例子并不算成功,现在人口又在朝东京聚集了),而开始的年份就正好是2015、16年那会儿。
2014年提出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改委数据显示2015年超额完成人口目标把总数限制在2170万(预定目标2177万),然后严格落实2015版《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新设市场主体数量开始减少,产业持续外迁,非首都功能疏解算是开了个头。
有人要问为啥企业要外迁?因为集中度太高了,打个比方,你知道北京央企总部的数量,占了全国总数的多少吗?
图片来源:深圳市融资租赁行业协会
98家占了69家,七成!疏解出去可以带一带其他地区的发展嘛,而且本来总部就没说一定要在大城市吧,你看国外很多就是这样,苹果总部在库比蒂诺,劳斯莱斯总部在古德伍德,都没听过吧?的确都是小地方。
这也是为什么,2016年成了常住人口巅峰,人家在主动疏解,一方面协同发展带一带津冀甚至是其他地区,另一方面城市承载能力比如医疗、教育等始终是有上限的,通过去非首都功能这个方式,也是给城市减负。
第一点讲完,看看另一方面,北京本身的天然屏障——生活成本。
有人肯定要说难道不是户籍?这么说吧,户籍只是生活成本中的一环,比如现在说租房也能上当地学校,那就涉及一个问题,上学的成本是否负担得起?这牵扯的方面可太多了,住宿、饮食、交通甚至是其他教育费用,一线城市可比一般城市贵多了,当然你能选便宜的,但便宜的一点竞争力都没有。
然后像房价这种东西都不用纠结,很多人租金可能都还没着落呢,实在卷不动的,就去别的城市过了呗,很正常,城市就像菜,吃不吃既看价格,也看口味。
因此,北京其实香还是香的,只是它有自己的一套发展方式,人口也有着自己的选择。
“堆人”战术 不是万能的
北京对人口的把控是很有意思的,其实看2020和2021年,每年积分落户都还是有6000人的量的,但很明显,它已经不“堆人”了。
这一点,和现在网上媒体中比较主流的人口逻辑以及很多新一线城市疯狂叠人口是对立的,目前的趋势看感觉好像人越多越厉害,各地都在抢人。
但是仔细想一想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完全成立的,举两个例子,首先是城市间的对比,广州和重庆,这俩从前几年起GDP就进入了焦灼的互殴状态,2022年重庆终于略胜一筹。
来源:中经数据
那人口方面呢,2022年广州1867.66万,重庆是3213.3万,重庆明显多得多,但是和人口方面的大比分胜出来看,GDP上重庆只是多了区区0.03万亿,说成波动都没人反对吧,。
可以看出,巨大的人口总量优势并没有给重庆带来更大的经济发展优势。
再来个例子,山东和河南,人口差不多,前者1亿,后者0.96亿,那两者GDP呢?前者8.7万亿,增速3.9%,后者6.1万亿,增速3.1%。
差不多的人口,差了个广西省出来......
当然,这些样本之间的差别,肯定不是单单人口一个因素造成的,需要更具体的分析,但同理,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本身也不用完全用堆人口的方式来发展(当然去房子库存这点还是很有用的)。
所以,以后如果再看到大城市人口外流啥的新闻,不用急着下判断的,老是以人口增量这个点来说的话,太过单一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叶檀财经据公开资料做出的客观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以此作为投资依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