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2月20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联合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北京市2023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以下称《供地计划》)。
根据《供地计划》,2023年度安排建设用地供应总量3190~3630公顷,分列城乡建设用地和特交水用地。其中,城乡建设用地2740~2780公顷,保持各地类总量稳定,重点对接发展需求与供求关系,加强规划引领,优化地类内部结构。特交水用地450~850公顷,统筹考虑对外交通用地新供应及在途项目管理。
从用地结构看,安排产业用地480~520公顷(研发用地90公顷,工矿仓储用地300公顷,商服用地90公顷,乡村产业用地40公顷),住宅用地1060公顷(产权住宅用地800公顷,租赁住宅用地260公顷),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650公顷,城市道路及交通设施用地550公顷,特交水用地弹性预留450~850公顷。
空间布局方面,中心城区(含核心区)土地供应规模约占全市土地供应总量20%;平原新城地区(含城市副中心)土地供应规模高于全市土地供应总量60%;生态涵养区土地供应规模约占全市土地供应总量20%。
《供地计划》称,完善房地产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坚持租购并举,加强供需双向调节。充分发挥土地出让收入在稳投资、促发展、保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稳步提升租赁房空间供给质量,选址布局优先向轨道交通站点和就业密集地区集中,实现从"住有所居"向"住更宜居"转变,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重点通过新建、改建、人才公租房纳统、市场房源、零散房源筹集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引导多主体、多渠道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保障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