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
不愧是景区界的“顶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央视新闻报道,
五一假期全国景区前十出炉
杭州西湖游客量居榜首。
央视新闻相关新闻视频截图
西湖边,人潮汹涌。
为保障大家的安全出行,
“最美人墙”如约而至。
据了解,
为配合杭州延安路和平海路
交叉口斑马线设置的变化,
西湖边的“最美人墙”上线了2.0版,
队形由原先的“二”字形,
转变成为如今的“X”形。
全新亮相的“最美人墙”,
一时间圈粉无数,
收获了不少点赞。
但与此同时,
它也遭到了一些非议。
有一些声音表示,
这是在“作秀”,是“浪费人力”,
甚至还有人说,
参与人墙服务的志愿者
都是“有报酬的”。
5月1日,
“最美人墙”负责人沈廷冲
接受潮新闻记者的独家专访,
对一些质疑进行了公开回应。
▼
潮新闻:我们确实也看到有人在网上直言“作秀何时休”等话语,对于这些说你们在“作秀”的人,你怎么看?
沈廷冲:作为一名志愿者,我能做的,也只有保证自己的心态尽量不受这些声音的影响吧。
我想说,如果是“作秀”,我们不可能一做就是八年。在这八年里,我们很多团队成员放弃了休假,放弃了陪伴家人。如果这是一种“作秀”,那我们在图什么呢?
我们通过这八年的积累和努力,为社会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我们守护了大家的出行安全,参与过多次对路人的现场急救,还帮助过很多走散的孩子、老人找到家人。如果有人依旧还觉得我们这是在“作秀”,那我也愿意一直“作秀”下去,前提是,因为我们的存在,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
潮新闻:有人认为,“最美人墙”志愿者工作是有报酬的,是这样吗?
沈廷冲:“最美人墙”是一个为了维护交通秩序、提升城市形象的公益活动,其中的志愿者大多是自愿报名的高校学生及社会人士,目的在于缓解交通拥堵。他们一天工作6小时,是没有任何酬劳的。
潮新闻:关于网友提出的这是在“浪费公共资源”的说法,你怎么看?为什么明明有红绿灯、斑马线,还需要大量志愿者?
沈廷冲:每逢大型节假日,杭州上城区延安路和平海路交汇处都会有大量的客流与车流。这个路口汇集了地铁站、商场、旅游景区等,总是异常繁忙。
假期中,来到杭州的大多是并不熟悉杭州路况的游客,如果没有志愿者多加引导,就会容易引发交通堵塞,甚至造成拥堵乃至踩踏事故。志愿者在引导游客的同时,也可以让游客、车流快速通过路口,提升交通运行的效率。
对于此事,
潮新闻评论员有话说。
▼
【潮评】
西湖边“最美人墙”遭非议
请搞清楚事实再说话
部分网友不了解“最美人墙”的前世今生,也没有亲身经历过节假日西湖边这一路口的人潮汹涌,只是看到上百人全扑在了一个路口上,就产生“红绿灯难道是摆设”的质疑,并直接给“最美人墙”贴上“作秀”和“浪费人力”的标签,这可以理解,但经不起推敲。
“最美人墙”作为志愿服务活动,是纯粹公益性质的,志愿者都是自愿加入,一天工作六小时不拿一分钱。“最美人墙”也不是每天都有,只有节假日的出行高峰期才会出现。这项公益,他们已坚持八年,什么样的“作秀”能装这么久?又图啥呢?
对于节假日西湖边路口的人流量,很多人没有直接感受和客观认知。说一个最新的数据,今年“五一”假期第一天,西湖景区就接待34万人。面对如此人潮,可想而知,一个距离西湖咫尺之遥的路口,要承受怎样的压力,这已经不是红绿灯和几名交警就能摆平的事情。稍有不慎,就是现场秩序混乱,交通拥堵,公共安全风险被放大。
还有人说为什么不建地下通道或者天桥,或者在路口设置闸门等“黑科技”,这些言论本质上也是脱离实际的。这个路口每一侧均已有地下通道,如果这些地下通道能够有效应对节假日的人流,那也不需要探索“最美人墙”了。闸门等“黑科技”亦是同理,脱离人流量的实际,不谈具体应用效果的解决方案,都是耍流氓。再到天桥一说,暂且不论有没有必要为了人流高峰期的那几天,而长期遮挡西湖的风景,建成之后,天桥能否有效疏解高峰期人流量且保证安全,也是一个未知数。
明确这些,再来审视“最美人墙”,就会发现这确实是一个性价比高且极具正面价值的探索。其社会意义在于:一维护西湖边路口的交通秩序,保证来往行人和车辆安全;二在文明交通劝导方面,起到积极的社会示范效应,引导更多人遵守规则、文明出行;三展现一种可贵的志愿服务精神,展示城市文化形象,凸显“以人为本”的城市核心价值观,是这座城市友爱与和谐的一个微缩景观。
“最美人墙”,就像西湖边开出的一朵花,其不是无源之水、空中楼阁,而是在文明社会土壤中孕育出的,从群众那里汲取养分,得以茁壮成长。践行安全至上、游客至上、城市服务品质至上的“最美人墙”,更是社会人文的加分项,呵护其继续大美绽放,我们义不容辞。
来源:潮新闻 记者 詹程开 评论员 王彬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