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本报讯 7月26日,首届西湖未来论坛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开幕。为期三天的论坛期间,15位中外院士,上百位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科普传播者,将围绕人类生命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展开探讨,并落地一批未来产业合作成果。
开幕式上,美国化学会出版部总裁James Milne和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分别致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于吉红以化学学科为例,围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基础研究的资助和科学共同体关心的话题进行主旨演讲。
作为西湖大学未来产业的规划者,施一公对“未来”二字给予自己的释义:“未来”象征着无限的可能,象征着无穷的希望,但“未来”也意味着诸多的不确定性,意味着各种的风险与挑战。
“面对疫情造成的不可逆转的影响,面对逆全球化的趋势重现,还有气候、能源、粮食等危机的步步逼近,时代的大考需要我们以‘未来’为题,抓住科技这一关键变量,在实践中作答。”
现场,西湖大学与美国化学会出版部签署了为期3年的《关于联合推动化学及相关物质科学领域科学事业发展的谅解备忘录》,以共同推动科技事业发展,培养下一代科学家。
施一公和西湖大学讲席教授、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曾安平,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共同为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杭州研发基地揭牌,力争在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这一颠覆性技术领域,打造致力于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的国际制高点。
据了解,本届论坛以促进未来技术、未来产业、未来人才的培育发展为主旨,设置了三大平行论坛,分别是“未来材料论坛:材料创造美好生活”“合成生物论坛:合成生物改变未来”和“未来疫苗论坛:疫苗守护生命健康”。
论坛还首次发布了“最值得关注的十大生物健康材料”。水凝胶、抗微生物材料、脂质纳米粒、外泌体、生物墨水、可编程生物材料、蛋白质材料、自愈合材料、生物电子材料、可持续生物材料等十种材料上榜。
近年来,西湖大学大力投入未来科技研究,成立了未来产业研究中心,联合学校近200位优秀科学家,推进原创性的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突破,希望能从源头上为培育未来产业提供支撑。而前沿生物与材料技术,也正是浙江省和杭州市当前布局未来产业的关键技术方向。本报记者 叶扬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