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处处有佳节,“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翻开志书不难发现,“吃新节”是一个特殊的传统节日,各地各民族过节时间不同,内容不同,节日传统美食各具特色。据《从江风物志》记载,侗族“吃新节”始于明末清初。清代,朝廷为便于管理,按照侗族语言差异、生产生活习惯,将贵州、广西等侗族聚居地区划分为“六洞”“九洞”“二千九”等区名。从江县高增侗寨、小黄侗寨等侗族聚居的片区当时共有2900户,故名“二千九”。“二千九”片区“吃新节”既为祭祖,也为庆贺丰收,由于各地农作物成熟时间不同,故出现同一片区同一民族“吃新节”时间各不相同的现象,从农历六月到八月都有村寨过节,但多集中在七月,如七月初一、初四、初七、十四、十七等。
(相关资料图)
高增侗寨是“二千九”片区最大的侗寨,“吃新节”在农历七月十四举行,隆重程度仅次于春节。
20世纪80年代的高增侗寨。(网络图片)
七月十三全鱼宴
农历七月十三,节日的氛围感已开始蔓延。人们把家里的所有炊具清洗干净,到山上砍实心竹当做筷子,最重要的是去山上“开田”(即放水捉鱼),当天晚餐是全鱼宴。在高增侗寨,一年里只有两个节日吃全鱼宴,另一次在除夕夜。
过节最易于观察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而全鱼宴最能体现侗族人民对食鱼的热衷程度,鱼生、烧鱼、炒鱼、酸汤鱼、清汤鱼等,能想到的吃法都做出来,其中最具侗族特色的,是鱼生和烧鱼。
鱼生又称生鱼片,做法简单,特别适合在炎炎夏日食用。当天抓来的新鲜草鱼或鲤鱼去掉皮骨内脏,鱼肉切成薄片,用餐具铺开,待鱼肉稍微晒干水分后,与茶油、醋、辣椒、花生碎、芝麻、陈皮、鱼腥草、香蓼、紫苏、侗家酸菜等搅拌均匀即可食用,鱼肉看上去清爽透亮,吃起来鲜脆开胃。
用稻花鱼制作的鱼生、鱼干、腌鱼、烤鱼。
烧鱼是侗家人最爱吃也最常吃的美食,生长半年至一年大小的鱼最鲜嫩多汁,夏秋之际的鱼最肥美可口。《从江县志(1991-2008)》记载:“侗族有顺口溜‘家有粮食千万担,不搞烧鱼不下饭’。足见烧鱼在侗家菜肴中的地位,它刺激食欲,增加饭量。”烧烤时没什么讲究,鱼不去鳞,不去内脏,不添加任何佐料,直接放到炭火上慢慢烘烤至焦黄熟透,原汁原味,吃的时候不吃鱼鳞、内脏就行了。烧鱼好吃还在于有丰富的野菜蘸料——鱼蓼、鱼腥草、鸭脚板、野茼蒿、野韭菜等,与辣椒、木姜子、葱花、大蒜等拌上一大盆,鱼的鲜美与野菜的爽口融合,丰富了这道美食的口感。
七月十三这天下午,客人从四面八方涌进高增侗寨,各方口音、各色服饰、各种年龄,寒暄着、嬉笑着,整个寨子处在一片欢腾之中。晚饭后,有的在家中拉牛角琴唱侗歌,有的到鼓楼聆听侗族大歌,常常欢闹到深夜。次日凌晨,主人家吃夜饭、祭祖,且不能请客人同桌进餐,烧饭用柴只能是枫树柴。吃宵夜饭时,房屋门一律敞开,烧香烧纸,邀请祖先英灵同来过节。边吃边不时抬头看灯,祈祷田里的稻穗向上挺直生长不要被风雨折倒,因为当地以糯米为主食,糯稻秆比较高,容易俯秆,影响当年收成。
七月十四全牛宴
七月十四清晨,男人们早早起床宰牛,这一天的午饭是全牛宴。家家宾朋满座,每家准备的牛肉少则十多斤,多则几十斤。《从江风物志》记载:“每年吃新节,全村杀牛达二三十头,客人多的人家进餐时达数十人,有的亲友间共同待客,摆的长桌达数十米,百余人共同进餐,场面十分壮观。”
牛瘪是“吃新节”必不可少的待客上品,“若无此一味者,即不成局筵矣”(《玉堂闲话》)。“瘪”是侗语译音,指牛胃中的野草。牛瘪的制作工序相对复杂,杀牛时取出牛胃中的草,挤出汁,这汁是生瘪。用茶油把生瘪文火慢熬,煮沸后过滤泡沫、杂质,这便是待用的熟瘪。牛瘪所选用的牛肉也有讲究,主要用牛脚肉、背脊肉,加上部分牛肝、牛肚等,切细炒熟,再倒入熬制好的熟瘪并配以吴茱萸、五香草、陈皮、辣椒、芫荽等丰富佐料。牛瘪口感因人而异,于当地人多是“食之则大喜”。
牛瘪及其主要香料吴茱萸、五香草。
侗家人吃饭,由长辈先“招呼”祖先英灵品尝各种饭菜,用语一般是报上今天属于什么日子,做了哪些菜,把菜名挨个念完,其他人才可动筷。过节时,开席仪式比平常增加敞开大门、烧香烧纸等环节,报完菜名后往地上倒杯酒,其他人方可动筷子开吃。吃过午饭,下午就是各种娱乐活动,斗牛、唱侗戏、鼓楼对歌等,即使烈日炎炎,节日的欢乐气氛亦丝毫不减,鼓楼对歌可能会持续到半夜。如果过节期间寨里有人去世,活动则会取消或者减少。
愿友谊地久天长的送客仪式
侗家有言:“人不走不亲,桥不走要烂。”侗族民间交往活动非常频繁,节日过后还有丰富多样的送客仪式,以表达人们期盼再次相会的心情。
送饭包。该习俗源自古时,以前交通不便,两寨之间走动往往需要步行很长的山路,为了让客人回家路上有饭吃,人们用菜叶包上糯米饭、腌鱼腌肉、鱼干肉干等食物,再用糯稻秸秆将其包裹做成一个方便携带的饭包。煮熟的鸡蛋往往涂成红色,用线编织成网套起来,挂在饭包上。有的客人如果在当地认识的人多,就会收到多个饭包,需要用扁担挑回家给亲人分享。
送客仪式。
抹花脸。一般是青年男女的送客方式。以靛蓝制作蓝色,以栀子制作黄色,以锅底灰制作黑色,在把客人送出寨门的过程中,青年男女互抹花脸以示喜欢对方或希望以后常往来,侗语称为“灭那”。“那”是“脸”,“灭”包含“涂抹”“标记”“记得”等意思,被抹得越多的人,表示越受欢迎,越有人惦记。
翻阅地方志书,发现一方一俗,漫步特色侗寨,感受节日氛围。贵州大山深处的苗家侗寨,值得大家去探访!
>>>>>>>>>>
相关链接
读方志 行贵州|黔东南白酸的悠远历史
读方志 行贵州 | “牛瘪”和白酸一样,古已有之
读方志 行贵州 | 安龙招堤,你知道它的由来吗?
读书志 行贵州 | 夜郎坝1300年坐不更名的历史密码
读方志 行贵州|梁启超的贵州朋友圈
读方志 行贵州|为什么郑珍和莫友芝不愿意承担《贵阳府志》的编撰
读方志 行贵州 | 贵州第一座铁索桥——盘江铁索桥
读方志 行贵州|贵阳有座甲秀楼,半截插在云里头
读方志 行贵州|湄潭茶语
读方志 行贵州 | 顺着《遵义府志》的线头,牵出许多惺惺相惜又一脉相承的人和事
读方志 行贵州 │《黎氏家谱》,让家谱从私家谱牒变成折射明清黔北社会的历史文献
读方志 行贵州|贵阳交际处的前世今生
读方志 行贵州|旧时餐饮广告中的贵阳美食渊源
读方志 行贵州 │ 把沙滩村作为“方志之旅”首站,至少就没输在起跑线上
读方志 行贵州|在志书与现实的遥相呼应中,体会一方土地的生生不息
读方志 行贵州|“桥梁博物馆”里的古代桥梁
策划/黄蔚 舒畅
刊头设计/赵怡
学术支持/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文/吴转宁
视觉/实习生 翟颖沛
编辑/舒畅
二审/赵相康
三审/黄蔚
标签: